沙特豪门利雅得新月足球俱乐部于 7 月 21 日正式宣布,已向沙特阿拉伯足协提交申请,退出原定于 8 月 19 日至 23 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 2025-2026 赛季沙特超级杯。这一决定不仅打乱了赛事原有格局,更暴露出沙特足球在全球扩张进程中面临的深层矛盾。

利雅得新月在官方声明中强调,球队因参加 2025 年世俱杯导致球员假期严重缩水。作为沙特代表,他们在世俱杯打入八强,直至 7 月 4 日才结束征程。由于航班限制,球队不得不在奥兰多多停留 3 天,最终球员年假仅剩 24 天 —— 若参赛香港超级杯,假期将进一步缩减至 21 天,违反沙特足协《职leyu.com.乐鱼官方业规范及球员身份条例》中 “球员每年至少享有 28 天假期” 的强制性条款。
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赛事组织的时间冲突。沙特足协原定于 6 月 1 日公布的国内赛程未提及超级杯在香港举办,直至 6 月 13 日才正式确认,而此时利雅得新月已启程前往美国参加世俱杯,后续赛程结束时间尚未确定。这种临时调整直接导致球队季前备战计划被迫推迟,与其他俱乐部的训练周期重叠,加剧了竞争失衡。
二、连锁反应:处罚、替代与赛事价值崩塌
沙特足协已确认将依据赛事规程采取措施,利雅得新月预计将面临 50 万沙特里亚尔(约 13.3 万美元)罚款,并被禁止参加 2027 年沙特超级杯。根据赛制,原半决赛对手胡拜尔库迪西亚将直接晋级决赛,而沙特足协正紧急联系上赛季联赛排名第五的吉达国民作为替代者。
此次退赛对赛事商业价值造成致命打击。作为沙特联赛卫冕冠军,利雅得新月曾两度蝉联超级杯冠军,拥有内马尔、米林科维奇等球星,是赛事最大票房号召力来源。其缺席导致原计划的 C 罗与本泽马对决等看点消失,赞助商宣传物料、票务系统均需重新调整,香港主办方面临巨额经济损失。
三、深层矛盾:沙特足球扩张中的协调困境
事件背后折射出沙特足协在全球化战略中的系统性问题。利雅得新月明确否认 “已签署参赛协议” 的传闻,暗示赛事主办方可能在未获俱乐部正式承诺的情况下提前宣传,暴露出沙特足协在国际赛事推广中的程序漏洞。这种 “抢跑式” 操作不仅损害赛事公信力,更让沙特足球的国际形象蒙羞 —— 其雄心勃勃的 “世界第六大联赛” 计划,在首次海外亮相时便因内部协调混乱而陷入被动。
此外,球员权益与商业利益的冲突日益凸显。利雅得新月在声明中强调,退赛是为保障国脚在国家队训练营及后续赛事前的竞技状态,避免过度疲劳引发伤病。这种立场在职业体育界引发共鸣 —— 国际足联 2025 年将世俱杯扩容至 32 队,赛事密度进一步攀升,类似矛盾未来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加剧。
四、行业警示:赛程科学与规则弹性
尽管利雅得新月的处罚看似严厉,但 50 万沙特里亚尔罚款仅相当于其引进内马尔单赛季工资的 0.4%,这种 “象征性惩罚” 反而凸显了沙特足球在金元驱动下的规则弹性。有评论指出,这种管理失衡可能导致更多俱乐部效仿,最终削弱联赛权威性。
事件同时为国际足坛敲响警钟。随着足球商业化加速,球员年均参赛场次已突破 60 场,肌肉疲劳、心理压力等问题频发。利雅得新月的退赛虽显强硬,却为职业体育树立了 “球员健康优先” 的标杆,迫使赛事组织者重新审视赛程规划与权益保障的平衡。
目前,沙特足协正试图通过吉达国民的替代参赛挽回局面,但赛事关注度与商业价值的流失已难以逆转。这场风波或将成为沙特足球转型的重要转折点 —— 如何在全球扩张与内部治理之间找到平衡点,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跻身世界顶级联赛之列。